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题记: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大致为安史之乱平息不久后,刘长卿为李中丞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挥过十万雄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后来他罢职回乡没有产业,到老年他还留恋贤明之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轻生只有随身佩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黄昏你还想要去哪里?
⑴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
⑵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将:指李中丞。
⑶师:军队。
⑷旧业:在家乡的产业。
⑸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
⑹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此处泛指边疆。
⑺轻生:不畏死亡。
⑻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
⑼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公。何之:何往,何处去。
原句:流落征南将 曾驱十万师
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原句:罢归无旧业 老去恋明时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原句:独立三边静 轻生一剑知
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原句:茫茫江汉上 日暮欲何之
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古韵平仄:平仄平?通,平平仄仄平。 注:师『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通,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注:时『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知『四支平声』 注:知『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通仄平。
原始诗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注:之『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 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 ...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