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题记:
《青溪》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一说此诗作于王维入蜀途中。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每当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悠然前往。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水流过乱石发出喧哗声,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溪中水草随波荡漾,芦苇的倒影映在澄清碧水中。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我的心早已习惯恬静安然,就像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请让我留在这溪边巨石上,整日悠闲垂钓了此终生。
〔(磐石一作〕盘石)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
〔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
〔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素〕一向。
〔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
〔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
〔已〕结束。
原句:言入黄花川 每逐清溪水
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
原句: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原句: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原句: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
原句: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
原句:请留磐石上 垂钓将已矣
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仄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水『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平,通平平?仄。
原始诗句: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古韵平仄:平平通仄仄,仄平平仄仄。 注:里『四纸上声』 注:里『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平通仄仄,仄平平通仄。
原始诗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平仄。 注:里『四纸上声』 注:里『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通通,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注:苇『五尾上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仄,通通仄平?。
原始诗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注:此『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原始诗句: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通仄仄。 注:矣『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通仄,平仄通仄仄。
重复字体: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 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