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
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
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题记:
这是一首言志诗篇,写作年间为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罢相,王维对政治热情退减,这一段时期也是他生涯中一大转折点,是他后半生过上半官半隐生活的关键。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时期,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年青时我涉世太浅,勉力追求功名禄位。
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只为听信跃马年华,却恨没有超人智慧。
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
面临世事哪只是说说而已,累积仕历也并非不被任用。
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既已缺少任我本性的快乐,恐怕还要招来背时的牵累。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明净的冬日可见远处群山,凝雪覆盖了山林的苍翠。
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
走出城东树林只见一片洁白,更触发了我遗落尘事的心意。
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我惠连弟素有清高情趣,早就谈起过世外的情事。
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想要延缓携手同隐的日期,可流年多么容易消逝。
〔识事〕了解事实;懂得事理。
〔强学〕勤勉地学习。
〔干〕追求,追逐。
〔跃马〕指获取功名富贵。多指科举应试。
〔出人〕超出常人。
〔即事〕任事;作事。
〔徒言〕空话;说空话。
〔累官〕谓积功升官。
〔遂性〕顺适性情。
〔负时〕违时;不合时宜。
〔东林〕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遗世〕遗弃人世之事。常说明人的离世隐居,修仙学道,有时也用作死亡的婉辞。这里作离世隐居讲。
〔惠连〕指南朝宋谢惠连。惠连幼聪慧,族兄灵运深加爱赏。后诗文中常用为从弟或弟的美称。
〔清赏〕谓清标可赏。
〔尘外〕犹言世外。
〔携手〕指携手一同归隐。
〔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
〔一何〕多么。
原句:少年识事浅 强学干名利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仄
原句:徒闻跃马年 苦无出人智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
原句:即事岂徒言 累官非不试
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
原句:既寡遂性欢 恐招负时累
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
原句:清冬见远山 积雪凝苍翠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
原句:浩然出东林 发我遗世意
平仄:仄平平平平 平仄平仄仄
原句:惠连素清赏 夙语尘外事
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
原句:欲缓携手期 流年一何驶
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仄,通仄通平仄。 注:利『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通仄仄,通平通平仄。
原始诗句: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古韵平仄:平通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注:智『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通平平通仄。 注:试『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通平平,通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古韵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通。 注:累『四支平声』 注:累『四纸上声』 注:累『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通仄平,仄平仄平通。
原始诗句: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注:翠『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
古韵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 注:意『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平,通仄通仄?。
原始诗句: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古韵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注:事『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原始诗句: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注:驶『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通平仄。
重复字体: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浩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