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桃花溪》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张旭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题记: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桃花溪》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一座高桥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站在岩石的西侧向渔船打听。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整日随着溪水漂流而去,可桃源洞口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呢?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
    〔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平仄


      原始诗句: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船『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通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注:边『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通仄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图片版
        桃花溪

        张旭(唐代)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

        张旭相关作品
        桃花溪-张旭(唐代)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山行留客-张旭(唐代)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春游值雨-张旭(唐代)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

        春草-张旭(唐代)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

        山中留客(山行留客)-张旭(唐代)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