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老妪智斗辽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王禹偁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老妪智斗辽敌
北宋-王禹偁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老妪智斗辽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
      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只身留在店里。
    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
    正碰上有一个辽兵来了,他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下,大声叫喊老妇人给他打水。
    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
    老妇人拿着井绳和瓦罐去井边,刚把井绳放下去又停住了,因为辽话称虏为“王”,她就对辽兵说:“
    绠短,不能及也。
    井绳短,打不到水。
    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
    我年纪大力气不够,请王自己打水吧。”
    虏因系绠弓杪,俯而汲焉。
    辽兵就把井绳系在弓的一头,俯下身子向井里打水。
    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
    老妇人于是从背后把辽兵推落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报告官府。
    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
    马的身上铠甲齐备,马鞍后面还悬挂着一个猪头。
    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常山郡的吏民看到了都认为她勇敢。
    噫!
    唉!
    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
    国家防守边塞要地,大量使用边地的士兵,这是有原因的。
    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因为他们习惯作战而且不惧怕不懦弱啊!
    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一个老妇人尚且能如此,那些边地的士兵就更不难想象了。

    图片版
    老妪智斗辽敌

    王禹偁(北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

    王禹偁相关作品
    点绛唇·感兴-王禹偁(宋代)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

    寒食-王禹偁(宋代)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

    村行-王禹偁(北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

    春居杂兴二首-王禹偁(宋代)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春云如兽复...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王禹偁(宋代)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