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出现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忽然有一种昆虫出现了,样子长得像泥土里的狗蝎,它们的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遮蔽了大地;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这种虫遇上子方虫,就用钳子和它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庄稼大丰收。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庆州〕宋代州名,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庆阳合水华池诸县
〔生〕动词,产生,出现
〔子方虫〕也作“虸蚄虫”今称黏虫,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
〔方〕将要
〔为〕成为
〔之〕的
〔害〕危害(作动词用)
〔一虫〕一种昆虫
〔狗蝎(gǒuxiē)〕学名蠼螋(qúsǒu),属于革翅目的昆虫,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肉食性。
〔其〕代词,它们的
〔喙(huì)〕本是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
〔蔽(bì)〕遮蔽。
〔则〕连词表顺接,相当于“就”。
〔以〕用。
〔钳(qián)〕指长在昆虫嘴上的钳状物。
〔搏〕搏斗
〔之〕代词,代指子方虫
〔悉〕全,都,例如,《出师表》中“悉以咨之”
〔为〕成为
〔旬日〕十天
〔皆〕都
〔尽〕没了
〔岁〕年成,收成
〔以〕因为【“以”只有“因为”的意思,没有“因此”的意思,其实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其为“岁以(之)大穰”,“以之”译为“因为这样”,就相当于“因此”。】
〔大穰(ráng)〕庄稼大丰收
〔其〕那
〔旧〕过去
〔曾〕曾经
〔之〕语气词,不译
〔土人〕本地人
〔谓〕叫,称作
〔之〕代指“傍不肯”(子方虫的天敌)
〔傍(páng)不肯〕虫名。意思是这虫旁边容不得害虫。
〔傍〕即“旁”,旁边。
〔注〕子方即为子方虫〕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 ...
新晴渡口百花香,石子池头鸭弄黄。 卷幔夕阳留不住,好风将雨过梅塘。 ...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