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
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
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二人大吃一惊,李贺因此而出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及暮归,足成之。
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
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
过亦不甚省。
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
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
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这孩子啊,要呕出心血了才罢休啊!”
〔皇甫湜〕(公元—),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辄(zhé)〕立即,就。
〔就〕完成。
〔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自是〕从此。
〔旦〕早上。
〔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
〔奚奴〕童仆,奴仆。
〔牵合〕牵强符合。
〔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率〕一概一律全部。
〔省〕反省。
〔呕〕吐。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