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
(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
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温公尝言:“
司马光曾经说:“
书不可不成诵。
读书不能不背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
④迨:等到。
⑤倍:反复多次。
⑦尝:曾。
⑧或:有时。
⑨患:担心
⑩既:已经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