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仗鞭春,椒盘迎旦,斗柄回寅。拂面东风,虽然料峭,终是寒轻。
带花折柳心情,怎捱得、元宵放灯。不是东园,有些残雪,先去踏青。
彩仗鞭春,椒盘迎旦,斗柄回寅。
为牛披红执仗催促春天归返,端上盛着椒酒的盘子迎接新的一年,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寅时,已是正月初一。
拂面东风,虽然料峭,终是寒轻。
东风拂面,虽微带寒意,但很浅很淡。
带花折柳心情,怎捱得、元宵放灯。
我赏花观柳的心情这么急切,怎等得到正月十五挂灯的那晚?
不是东园,有些残雪,先去踏青。
不是看到东园中还有些残雪,我定要先赶到郊野,踏青游玩一番。
彩仗鞭春:宋代人在立春之日迎春的仪式。(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立春前一日,以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
椒盘:古人在正月初一,用盘进椒,饮酒则即置椒于酒中,故称“椒盘”。
斗柄回寅:指天将明。斗柄,指北斗星,其中四星像斗,三星像勺,斗柄即斗勺。寅,十二时辰之一,即清晨三时至五时。
料峭:形容春寒。苏轼《定风波》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捱:熬,遭受。元宵放灯:宋人多喜在元宵节之夜张点花灯以娱乐。
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陇头月”“玉水明沙”“早春怨”云淡秋空”“雨洗元宵”等。以秦观词《柳梢青·吴中》为正体,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另有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两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五十字前段六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蔡伸《柳梢青·数声鶗鴂》等。
云叶弄轻阴。屋角鸠鸣。青梅着子欲生仁。冷落江天寒食雨,花事关情。 池馆...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
彩仗鞭春,椒盘迎旦,斗柄回寅。拂面东风,虽然料峭,终是寒轻。 带花折柳心情,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