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题记: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此词借写一个歌妓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实则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愁绪。
哀筝一弄湘江曲。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
纤指十三弦。
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
细将幽恨传。
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当筵秋水慢。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
玉柱斜飞雁。
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
弹到断肠时。
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
春山眉黛低。
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弄:演奏乐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
十三弦:汉史游《急就篇》之三颜师古注:“筝,亦小瑟类也,本十二弦,今则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
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
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残日倚楼时。断魂郎未知。阑干移倚遍。薄幸教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