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注:这首词有几个版本,此版本以《词综》收录为本。另外版本为:
艳真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相许,与写宜男双带。记画堂、斜月朦胧,轻颦微笑娇无奈。便翡翠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收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翻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暖,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她妆束淡雅,绰约多姿,早已使我深深爱慕,哪里还禁得住她频频向我盼顾?
便认得琴心先许,与绾合欢双带。
我知道她心已暗许,愿同我双双缔结欢娱。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不能忘怀清风皓月的良辰,我们在画堂相聚,她轻蹙蛾眉,含情微笑,那模样是多么娇媚美丽。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在睡鸭形的香炉旁,在画着双飞鸳鸯的屏风里,她娇羞地悄悄解开罗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自从过了元宵,直到踏青挑菜的时节,如云的游人仕女中,我不曾寻见她的影踪。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多少次相托双燕传信,嘱咐它们带上我的深情,却恨那重重帘幕,阻断了燕儿的路程。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佳期密约几时才能再来,我日日醉饮,趁那春意正浓,人又闲,天又长,只觉得百事无心。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我无精打采地昏昏愁眠,醒来时花梢还照着高高的日影。
薄幸,词牌名之一,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的的:频频、连连。郑仅《调笑转踏》词:“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美盼”,同此义。也有版本记作“滴滴”,形容眼波不时注视的样子。
眄睐(miǎnlài):斜望。《古诗十九首》之十六:“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瞒。”
琴心:以琴声达意。
“欲绾(wǎn)”句:意谓结同心之好。绾,旋转打结。合欢带,即合欢结。梁武帝《秋歌》:“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烧灯:指元宵节。
踏青挑菜:指踏青节、挑菜节,是古代的两个民间节日踏青:春日郊游。杜甫《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唐俗,农历二月初二日曲江挑菜,士民游观其间,谓之挑菜节。
丁宁:叮嘱,嘱托。
厌厌:同“恹恹”,形容精神压抑不舒畅。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