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送石昌言使北引》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苏洵)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送石昌言使北引
北宋-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送石昌言使北引》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
    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两家住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昵。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昌言应考进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我后来渐渐长大,也稍稍懂得要读书,学习句读、对对子、四声格律,结果没有学成而废弃了。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是很遗憾的。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后来过了十多年,昌言进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去做官,彼此也就断了音讯。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我日益成长壮大,能够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又过了几年,我游历京城,在汴京遇见了昌言,便彼此慰劳,畅叙平生以来的欢乐。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
    我学习开始晚,又没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
    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等听到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
    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他作为朝廷使者,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树立大旌旗,跟随的骑士多达几百骑,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我自思忖,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
    一个人富贵起来并不奇怪,而我对昌言的富贵特别有所感触啊!
    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大丈夫活着不去当将军,能当名使臣,用口舌辞令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就足够了。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
      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使契丹,曾对我说:“
    既出境,宿驿亭。
    出了国境之后,住宿在驿亭。
    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整夜不绝于耳,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
    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等到天亮了,只见道路上的马蹄印了,心中的余悸还难平息,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大凡契丹用来向中国炫耀武力的手段,多为这类事情。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
    中国去的使者,没有识透他们这类手段,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惊害怕到哑口无言,让外族人嗤笑。
    呜呼!
    唉!
    何其不思之甚也!
    这是多么的没有思考力啊!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古代奉春君刘敬出使到冒顿去,壮士大马都藏起来不让看见,因此才有平城的战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现在的契丹,我是深知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与作为的。
    孟子曰:“
    孟子说:“
    说大人则藐之。”
    面对诸侯国君的谈话,就得藐视他。”
    况与夷狄!
    更何况对待外族呢!
    请以为赠。
    请把上述的话权作临别赠言吧。

    注释


    ①石昌言:即石扬休。字昌言,宋代眉州人。少孤力学,登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知制诰。仁宗朝上疏力请广言路,尊儒术,防壅蔽,禁奢侈。其言皆有益于国,时人称之。石、苏两家均眉州大户,世有通家之谊。昌言进举,洵方五岁。昌言出使契丹,为契丹国母生辰寿,在嘉祐元年(1056)八月。引本应作序,苏洵父名序,避家讳而改。
    ②大旆(pèi):一种末端呈燕尾状之大旗。
    ③彭任:宋代岳池人。庆历初富弼使辽,任与偕行,道次语弼曰:“朝廷所谓书词,万一与口传异,将何以对?”启视果不同,弼即驰还朝,更书而去。
    ④冒顿(mò dú):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
                 

      图片版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北宋)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

      苏洵相关作品
      送石昌言使北引-苏洵(北宋)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

      六国论-苏洵(北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

      九日和韩魏公-苏洵(北宋)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

      管仲论-苏洵(北宋)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

      辨奸论-苏洵(北宋)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