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题记:
1087年(宋哲宗元祐二年),诗人由苏轼、傅尧俞等人推荐,以布衣充任徐州教授。徐州是诗人的家乡。还乡赴任道中,恰逢重阳佳节,想到那数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流离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心中充满欣慰。但同时又想到那与他“潦倒略相同”(《除夜对酒赠少章》)的好友秦觏仍旅寓京师,心中又感到惆怅。于是他以诗寄友,抒发自己的万千感慨,并勉励朋友奋发有为。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一阵疾风把雨云吹垮,明净的江面上飘着绚丽的晚霞,我舟泊岸边,系好了船缆,只见树丛中的祠庙周围,飞旋著一群群求栖的乌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唉,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举杯想畅饮可又不堪酒力,自己早已愁白了头发,我曾十年飘泊,寄人篱下,佳节里哪有心思赏花观景,真是白白辜负了故乡的菊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登高望远,我的心与你同在,永难忘却年轻的风流,年轻的潇洒,今天,我虽然老了,但逢此良辰,怀想你的绵绵情意越发增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呵,像你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之士步此时岂能不结伴登高、饮酒戏耍,狂写风吹落帽那样的诗篇,定能胜过那孙盛、孟嘉!
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秦觏(gòu):作者的年轻朋友,著名词人秦观的弟弟。
②明:明净。
③沙步:水边可以系船供人上下的地方。丛祠:草木丛生处的祠庙。
④清尊:酒杯。欺白发:指年老易醉。
⑤负:辜负。
⑥心如在:一颗心如同在你身边。
⑦意有加:感慨更多。
⑧淮海少年:指秦觏。
⑨乌纱:指帽子。“九日落帽”是重阳登高的典故(见赏析部分)。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