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苏轼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北宋-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题记: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祐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
    天容海色本澄清。
    其实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外力的洗刷。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我本想学“乘桴”退出官场,现在不用了,孔子的主意对我来说是用不着了,如今政局转为平和,我也是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注释


    ①参(shē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说明时值夜深。参,斗,两星宿名,皆属二十八星宿。横,转,指星座位置的移动。
    ②苦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
    ③“天容”句——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比喻自己本来清白,政乱污陷如蔽月的浮云,终会消散。
    ④鲁叟——指孔子。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⑤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也隐指老庄玄理。《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轩辕,即黄帝。
    ⑥南荒——僻远荒凉的南方。恨——悔恨。
    ⑦兹游——这次海南游历,实指贬谪海南。
                 

      图片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苏轼相关作品
      赤壁赋-苏轼(北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苏轼(北宋)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北宋)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