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题记: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