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题记: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翻滚,就像有人泼下了一盆墨汁,但在天边却露出了一段山峦,显得格外清新明亮,大雨砸在水面上,溅起的水花如同白色的珍珠和碎石,飞溅到船里。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突然间,狂风席卷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西湖的湖水依旧碧波荡漾,温柔明媚。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放生的鱼鳖追逐着人们游来游去,四周开满了不知是谁种下的荷花。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躺在船里的枕席上,仿佛能感觉到山在随着水波一俯一仰地晃动,而飘荡的小船也似乎懂得与月亮徘徊留恋。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湖中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花钱买,水中的雕胡米就像装在绿色盘子里一样自然。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忽然想起曾在会灵观品尝新谷的情景,如果要长期漂泊在江海之上,一定要多吃饭,保重身体啊。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采莲女坐在木船上,把刚摘下的荷花递给游人,细雨斜风中,她们头上的翠翘也被打湿了。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小洲上芳草丛生,还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怎么能一一认得呢?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既然无法隐居山林,那就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反而能得到长久的悠闲,胜过短暂的清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留在这里又能去哪里呢,况且,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如此美丽的湖光山色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水枕”句〕躺在船里看山,不觉得水波起落,只见山头忽上忽下。水枕,等于“载在水面的枕席”。
〔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裴回〕即徘徊。
〔乌菱〕指老菱。菱角老则壳黑,故名。
〔芡(qiàn)〕大型水生植物。
〔青菰(gū)〕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
〔尝新〕古代于孟秋以新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尝食新谷。
〔游女〕出游的女子。
〔木兰桡〕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桡(ráo)〕划船的桨,这里指小船。
〔翠翘〕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
〔杜若〕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
〔吴儿〕指吴地之人,这里也代指采莲女。吴地,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
〔小隐〕谓隐居山林。
原始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注:船『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古韵平仄:通仄平平仄通仄,通平平仄仄平平。 注:天『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通平平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