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题记:
诗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当时诗人三十九岁,是其前期作品。这首五言律诗写鲁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
注》卷十(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0年版)。梅尧臣
(1002—1060),字圣俞,
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北宋诗人。鲁山,一名露
山,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
〔惬(qiè)〕满足,快意。
原句:适与野情惬 千山高复低
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原句: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
原句: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
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原句: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注:低『八齐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通平。 注:迷『八齐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平通仄仄平。 注:溪『八齐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平通仄仄?。
原始诗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注:鸡『八齐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通平平。
重复字体: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
楚童能捕鱼,乃在水边居。 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 鬓上浮萍草,点点绿有馀。 ...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