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红妆春骑。
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
踏月影、竿旗穿市。
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随着丽人们秀足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
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鸢期约归去,今夜不用怕执金吾的呵禁。
甚辇路、喧阗且止。
皇帝车辇正从大路驶过,闹市的喧哗暂时静息。
听得念奴歌起。
只听歌女们欢歌四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
宣和年间的繁华旧事父老们还有记忆,北宋沦亡了。
抱铜仙、清泪如水。
抱着金铜仙人,如流水般洒落清冷的泪滴。
还转盼、沙河多丽。
南宋承平,又能环顾临安城沙河塘的繁华美丽。
滉漾明光连邸第。
河面上灯烛倒映,明光闪烁是连绵不断的宅邸。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
帘影忽儿凝定,又忽儿散开化成一片彩锦,灯光灿灿的涟漪。
月浸葡萄十里。
月色浸润着西湖的十里深碧。
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看那些往来游春的神仙般的美女和才子,谁肯将菱花镜儿打碎,亲人分离?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
令人断肠悲凄呵那些骑着竹马嬉戏的小儿女,空自听说大宋宫廷的盛大乐队拥有三百乐伎。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
久久地期待,春天不归来,待到春天归来时,人已昏昏欲睡,错过它的归期。
又说向、灯前拥髻。
又在灯前捧着发髻诉说往日的哀凄。
暗滴鲛珠坠。
暗暗坠下珍珠般的泪滴。
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即使当时亲眼看见《霓裳》乐舞的盛况,而今也是天上人间永相隔,犹如在梦里。
⑴宝鼎现:又名“三段子”等。分三段,一百五十七字或一百五十八字,仄韵格。它属于三叠的长调。
⑵红妆: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
⑶穿市:在街道上穿行。
⑷习习:形容香气盈盈的样子。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莲步:旧指美女的脚步。
⑸彩鸾:指出游的美人。
⑹金吾:执金吾,古代在京城执行治安任务的军人。呵醉:指醉酒后执行任务,大声喝斥。
⑺辇(niǎn)路:天子车驾所经的道路。喧阗(tián):喧哗,热闹。
⑻念奴:本是唐天宝中名娼,此借用以说明唱技之精。
⑼宣和:宋徽宗赵佶的最后一个年号。
⑽抱铜仙清泪如水:此句运用金铜仙人的典故。魏明帝时诏宫官牵牛西取汉武帝时所造的铜人,铜人竟潸然泪下,用这典故寄寓作者亡国之痛。
⑾滉漾(huàngyàng):形容广阔无涯。邸第:达官贵族的府第。
⑿绮(qǐ):有文彩的丝织品。
⒀月浸葡萄十里:月光泻在十里西湖上,现出葡萄般的深绿色。
⒁菱花: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⒂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⒃三千乐指:宋时旧例,教坊乐队由三百人组成,一人十指,故称“三千乐指”。
⒄拥髻(jì):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⒅鲛(jiāo)珠: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此指眼泪。
⒆霓裳(nícháng):《霓裳羽衣曲》与《霓裳羽衣舞》的略称。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
秋阴团扇如人老。渐近中秋好。新凉还忆小楼边。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 多...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