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柳梢青·春感》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刘辰翁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柳梢青·春感
宋代-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题记:

这首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刘辰翁亲历了国家的最后灭亡。自古以来.经三代二帝开创、汉唐帝国不断开辟的广袤国土终于第一次沦为异族的牧场!亡国之恸该是何等深重。作者用凄凉之笔,抒发了邦宗沦覆,物事皆非之感。

    《柳梢青·春感》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到处都是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亡国后,人们去观看上元灯市,花灯好像也伴人洒泪,春天来到这座悲惨的城市。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元军在街头打着鼓、耍把戏,横笛吹奏起蒙古的腔调,哪里有一点儿春天的光景?耳闻目睹,心头不是滋味!
    那堪独坐青灯。
    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悲伤无聊的生活把人折磨。
    想故国、高台月明。
    在这明月高悬的上元灯市,我十分留恋沦陷的楼台房舍。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那令人眷恋的临安都城的风景,那隐居山林的寂寞岁月,那逃往海滨的小朝廷的君臣,怎么进行抗敌斗争,复兴祖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注释

    题曰《春感》,亦咏元宵。

    铁马:指战马。陆倕《石阙铭》:“铁马千群。”

    银花:花炮,俗称“放花”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洒泪“兼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意。

    愁城: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详见姜夔《齐天乐》注⑷(231页)。

    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杂戏。周邦彦《西河》:“酒旗戏鼓甚处市。”

    故国:本意是“故都”,这里兼说“故宫”,连下高台。《武林旧事》卷三:“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辇下:皇帝辇毂之下,京师的代称,犹言都下。

    三句分说:宋亡以后临安元宵光景,自己避乱山中,宋室漂流海上。

      图片版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宋末元初)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

      柳梢青(词牌名)

      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陇头月”“玉水明沙”“早春怨”云淡秋空”“雨洗元宵”等。以秦观词《柳梢青·吴中》为正体,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另有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两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五十字前段六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蔡伸《柳梢青·数声鶗鴂》等。

      刘辰翁相关作品
      永遇乐·璧月初晴-刘辰翁(宋末元初)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

      虞美人·中秋对月-刘辰翁(宋末元初)

        秋阴团扇如人老。渐近中秋好。新凉还忆小楼边。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   多...

      忆秦娥·烧灯节(中斋上元客散感旧)-刘辰翁(宋代)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宋代)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刘辰翁(宋代)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