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题记:
蒙古军自从于1235年开始南侵后,以后几乎每年都要派军南下掳掠。南宋军民对蒙古军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战争互有胜负。由于此时蒙古军发动战争的目的只是掳掠奴隶和抢劫财物,并没有灭亡南宋的计划,加上窝阔台汗于1241年病死,宋元之间除小接触外,没有大的战争,出现了一-段较平静的时期。
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蒙古军攻四川,破大安军。淳祐四年五月,蒙古军又围攻寿春府(今安徽寿县),由吴文德率水陆军增援解围。词人刘克庄不断听到这边境告警的消息,感到国势危殆,他希望当权者广招人才和英雄豪杰,共赴国难挽救危亡,写下了《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用原韵第三次写词与王实之唱和,其中有担忧边境被敌人侵犯的内容,我提笔回答这件事。
国脉微如缕。
国家的命运,已经脆弱得像一根细丝。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我想问,捆人的长绳什么时候才能到我手里,好把敌人的首领绑起来?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世间并非没有英雄豪杰,只是朝廷没有放宽用人的限制。
试看取当年韩五。
你看当年的韩世忠。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他既没有经过名师指点,也没遇到神仙传授法术。
谈笑起,两河路。
但他一样能在谈笑间指挥大军,在河北的东西两路大败金兵。
少时棋柝曾联句。
我年轻时,也曾在军营中一边下棋一边联句作诗。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可如今人老了,登楼远望中原,再对着镜子看看自己,已感到力不从心,多次错过了从军的机会。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听说蒙古军队不断南侵,形势危急,边境上敌军攻城用的冲车云梯,正不停地飞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
别以为蒙古军说投鞭能断长江是吹牛。
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自古以来,只要有一位贤能的人才,就能解除国家的危难,哪怕有铁铸的城墙,灌满沸水的护城河,如果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忠心耿耿的将领坚守,那也是没用的。
快投笔,莫题柱。
赶快像汉代的班超那样,投笔从戎吧!
1.贺新郎:词牌名。 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乳燕飞》《贺新凉)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阕各十句,六仄韵。余为变格。 [4] 2.三和: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忧边之语:忧虑边境被敌人(指蒙古军)侵犯的话。3.国脉:国家的命脉。4.长缨:长带子。5.戎主:敌人的首领。6.尺度:标准。7.韩五: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排行第五,人称韩五。8.谷城公:亦称黄石公。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9.骊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传说唐朝李筌曾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他讲解《阴符》秘文。10.两河路:指宋代行政区划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即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区。11.联句:两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两句,组合成一首诗,谓联句。12.登楼揽镜:上楼照镜,慨叹功业未建,人已衰老。13.冲梯:冲车和云梯,古代攻城的工具。14.制难:挽回危难的局势。15.金汤:“金城汤池”的省语,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张许:张巡和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16.投笔:投笔从戎,用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边疆的典故。17.题柱:汉代司马相如过成都升仙桥,曾在桥柱上题字说: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
〔不干〕1:无能,不称职。2:不愿意承担某种任务。如:学校要陆老师教语文课,他不干。《汉语大词典》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天怎忍。潘令...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