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杏花天》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姜夔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杏花天
宋代-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题记:

词序中所说丁未,为公元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白石于上年冬自汉阳随萧德藻乘船东下赴湖州,此年正月初一抵金陵,泊舟江上。当夜有所梦,感而作《踏莎行·燕燕轻盈》词,次日又写了这首《杏花天影》。

    《杏花天》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绿丝低拂鸳鸯浦。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
    想桃叶、当时唤渡。
    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
    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
    倚兰桡,更少驻。
    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
    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
    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
    更移舟,向甚处?
    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注释

    杏花天影:此词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两个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异,系依旧调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

    沔口:汉沔本一水,汉入江处谓之沔口,即今湖北汉口。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风日:风光。

    清淑:清美,秀美。

    挂席:挂帆。

    容与:随水波起伏动荡的样子。

    绿丝:柳丝。

    鸳鸯浦:鸳鸯栖息的水滨。比喻美色荟萃之所。

    桃叶:晋王献之爱妾名。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兰桡(ráo):小舟的美称。

    少驻:短暂停留。

    莺吟燕舞:莺啼如歌,燕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

    “潮水”句:引李益诗:“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里指相思之苦。

    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图片版
      杏花天

      姜夔(南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

      姜夔相关作品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姜夔(南宋)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点绛唇·金谷人归-姜夔(南宋)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南宋)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姜夔(南宋)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

      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姜夔(宋代)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