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辛弃疾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南宋-辛弃疾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题记:

宋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弃疾时年六十四岁,在知绍兴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任上路过秋风亭,写下了这首诗。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秋风亭上的秋风姗姗吹过,拂拭着我的脸,记得它去年曾到过我的家。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
    我抬头观望,这里的山河与我家里的山河形状虽然不一样,但人物风情却很相似。
    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
    功成的人走了,我觉得到了秋天气候变冷,团扇也被人抛弃了。
    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斜阳与过去一样,秋风是吹不断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绩和遗迹一点也没有了。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
      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写的《秋风辞》,真是好的诗章,美妙的词句,可以称得上千古绝唱,到现在人们还在传诵着它,怎么有人说那是模仿司马相如的章句呢?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现在树叶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忧愁。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
    朋友来信,“催我赶快回家,不要迟延,现在正是吃蒪羹鲈鱼美味的时候。”
    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有谁会想到我,在这个秋夜凄凉的时候,独对孤灯,正在研读太史公写的《史记》呢?

    注释


    袅袅:微风吹拂。
    团扇:圆形的扇子。
    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
    茂陵词:指汉武帝的《秋风辞》。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指汉武帝刘彻。
    甚:真。风流:文采美,韵味浓。
    解拟:能比拟。相如: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
    眇眇:远望貌。愁余:使我愁苦。
    书报:来信说。
    因循:拖延,延误。
    蓴(chún)鲈:咏思乡之情、归隐之志。
    太史公书:即司马迁的《史记》。

      图片版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辛弃疾(南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汉宫春(词牌名)

      汉宫春,词牌名。又名《汉宫春慢》,双调九十六字,前段四十七字,后段四十九字,八平韵,上下段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辛弃疾相关作品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南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南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