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辛弃疾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题记:

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的名胜之处鹅湖、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等地游览。一个清秋的夜晚,作者来到博山脚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词人即景生情,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注释


    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庵:圆形草屋。
    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华:花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布被”两句:谓秋夜梦醒,眼前依稀犹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图片版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南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清平乐(词牌名)

      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前阕四仄韵 / 后阕三平韵 - 平仄换韵。仄
      辛弃疾相关作品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南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南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