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祝英台近·晚春》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辛弃疾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祝英台近·晚春
南宋-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祝英台近·晚春》全文注音拼音版
    祝英台近·晚春繁体版(已校对)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歸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对照翻译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把宝钗掰成两半,在桃叶渡口分手,南浦一片黯淡凄凉,烟雾缭绕着垂柳。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我不敢登上高高的楼台,十天里有九天狂风暴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片片飘落的花瓣让人肝肠寸断,风雨打落花朵却没人去救,更没有人劝那黄莺停止啼叫。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看看插在鬓边的花簇,数数花瓣来占卜离人的归期,刚插上又摘下来重新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
      昏黄的灯光映照着罗帐,梦中伤心哭泣难以倾诉: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是春天他的到来带来了忧愁,如今春天又去了哪里?
      却不解、带将愁去。
      却不把我的忧愁一起带走。

      注释

      〔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分为两股,情人分别时,各执一股为纪念。宝钗分,即夫妇离别之意。
      〔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
      〔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飞红〕落花。
      〔觑〕细看,斜视。

        图片版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南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辛弃疾相关作品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南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南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