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临江仙·探梅》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辛弃疾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临江仙·探梅
南宋-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临江仙·探梅》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老来惜花之心虽已减,爱梅还绕江村去探寻。
    一枝先破玉溪春。
    玉溪梅花一枝先报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毫无花儿柔媚娇艳的姿态,洁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欣赏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为梅花写下清新词句。
    竹根流水带溪云。
    竹林下流水带走水上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酒醉中全然记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黄昏。

    注释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 咏梅而扣住一个“探”字。惜花心懒而独爱梅者,梅花先于众芳,更冰姿玉肌,独立不阿。此咏梅而写人,讥嘲世俗而自抒怀抱。下片因爱梅而赋清新之诗,由“流水带溪云”,至“归路月黄昏”,足见探梅之时久,爱梅之情深。
    ②心已懒:情意已减退。
    ③“一枝”三句:一枝江梅报春,带着傲霜耐雪的神韵。玉溪:谓溪水似玉般的洁白晶莹。
    ④剩向:尽向。餐秀色: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丽,此取后义。着句:写诗句。渠:他(方言),此即指梅。
    ⑤“竹根”三句:贪赏梅花,醉中不觉时已向晚,月迷归路。浑:全。
                 

      图片版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南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临江仙(词牌名)

      临江仙,词牌名。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一般词牌用。上下片各五句。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下片各五句。
      辛弃疾相关作品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南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南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