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辛弃疾)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宋代-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题记: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稼轩作此词送行。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饯行。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还时常叹息,中年多病,不堪忍受这种离别带来的痛苦。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儿女泪,君休滴。
    君莫要流泪伤心。
    荆楚路,吾能说。
    湖南、湖北一带是君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我很熟悉。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檄(xí席):檄文,即告示。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

    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

    休:不要。

    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要:请。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铜鞮(dī):铜鞮在今湖北襄阳。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正:正值,正当时。

    相忆:相思;想念。

      图片版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南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满江红(词牌名)

      满江红为一词牌名,此调为双调93字,前阕4仄韵,后阙5仄韵,前阕5、6句、后阕7、8句要对仗。后阕3字4字也可对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为宋朝名将岳飞所作;但是亦有不少人如余嘉锡和夏承焘等怀疑作者另有其人,因明朝初未有此词流行及贺兰山当时在西夏境内[1]。而宋辽金史专家邓广铭与王曾瑜、李安等则考据岳飞确有作《满江红》[2][3][4][5]。王克等人认为词中贺兰山指河北西路磁州贺兰山,正于对金战场[6]。
      辛弃疾相关作品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南宋)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辛弃疾(南宋)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辛弃疾(南宋)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辛弃疾(南宋)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辛弃疾(南宋)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