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题记:
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曾充任抗战派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宾,亲临南郑抗金前线。然而不到一年,朝廷投降派撤掉王炎西北统帅职务,陆游也奉调回京安置。此词即写于此时。
桐叶晨飘蛩夜语。
我于深秋时节从前线奉调回京,一路上但见枯黄的桐叶在晨光中飒飒飘落,又听到寒蛩不停地在夜里悲鸣。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面对如此萧瑟的秋景,想到回京后再也难以受到重用的现实,心中十分沮丧灰暗。
忽记横戈盘马处。
忽然忆起当年在前线横戈盘马、纵横疆场的战斗生活。
散关清渭应如故。
那大散关上和清渭之滨大概还战事依旧吧。
江海轻舟今已具。
想到将来黯淡的前途,我顿时萌生了驾舟隐居江湖的想法。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只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无人可以托付,不能让其继续为恢复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早信此生终不遇。
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爱国之志和作战策略终不会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纳。
当年悔草长杨赋。
我当年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劝谏皇上呢?
蛩(qióng):蟋蟀。
旅思(sī):旅愁。
秋光:点明时节,秋天。
黯黯(àn):暗淡。
长安:借指南宋首都I临安。
横戈、盘马:指骑马作战。
散关:即大散关。
清渭:渭河。
“江海”:说现在已有了退居的可能。
付:托付。
信:知,料。
不遇:不获知遇以展抱负。
长杨赋:汉扬雄所作。常把扬雄看做怀才不遇的人。
原始诗句:桐叶晨飘蛩夜语。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注:语『六语上声』 注:语『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通平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古韵平仄:仄通平平,仄仄通平仄。 注:路『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通平仄。
原始诗句:忽记横戈盘马处。
古韵平仄:仄仄通平平仄仄。 注:处『六语上声』 注:处『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通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散关清渭应如故。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通平仄。 注:故『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通平仄。
原始诗句:江海轻舟今已具。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注:具『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古韵平仄:仄通平平,通仄平平仄。 注:付『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通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原始诗句:早信此生终不遇。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通仄。 注:遇『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当年悔草长杨赋。
古韵平仄:通平仄仄通平仄。 注:赋『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通平仄仄通平仄。
重复字体: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
案间官历喜更端,鬓畔罗幡巧耐寒。 筛辣捣香篘腊酒,染红丝绿簇春盘。 衰容未觉馀...
小筑幽栖与拙宜,读书写字伴儿嬉。 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 羹臛芳鲜新...
半生浪走跨秦吴,白首还如筮仕初。 冻芋浊醪邀里巷,昏烟湿雪暗郊墟。 穷空敢恨寒...
离离井上桐,郁郁墙下桑。 零落岂不悲,无奈中夜霜。 蟋蟀更可念,岁暮依客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