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题记:
隆兴初年,元吉的哥哥元龙为淮东总领官,总领所设在镇江,母亲因此跟着哥哥住在此地。隆兴二年( 1164)闰 11月,韩元吉以新鄱阳守的身份赴镇江看望母亲,当时陆游恰好为镇江通判。他们两人是早就认识的,这次相逢镇江,一起览观江山,举酒相属,更相唱和。从隆兴 2年的闰 11月到乾道改元正月共 60日,他们唱和的歌诗合计有 30篇,此篇即为其中所作。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
东风带着情意,先飞上小小的桃枝。
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
美人红粉细腻,娇艳如痴如醉,斜倚着朱红的门扉。
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
记得去年时,她新妆衬着芙蓉面,隐隐与桃花相映争艳,她来到水岸,春天过去一半,云日暖融融,顺着斜桥回转,直到夹城西边。
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绿草柔软平展,马儿跑得欢,渡口上垂柳翩翩,玉勒的骏马嘶鸣着驰跃争先。
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
我认出她秀美的蛾眉,凝神一瞥的笑脸,面颊上胭脂敷得淡淡。
绣户曾窥,恨依依。
曾在绣窗前偷偷窥视的佳人今日不复见,依依相思愁恨绵绵不断。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
当年携手共游之处,桃花依旧芳香如雾,满地落红随着步履旋舞,怨恨春光到了迟暮。
消瘦损,凭谁问?
惜春人也销魂瘦损,又靠谁来慰问?
只花知,泪空垂。
只有桃花知心,空将清泪垂淋。
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
旧日堂前筑巢的燕儿,随着烟雾迷蒙的春雨,又双双飞回旧居。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惜春人空自衰老,年年更新的春光永远美好,但愿如梦的佳期跟着春天重新来到。
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
前度刘郎今又到,昔日风流之地旧迹剩多少,桃花见此也应悲哀伤恼。
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只见黄昏时云霭茫茫一片,武陵溪已然看不见,往事已难以追返。
①著(zhuó):带着。
②朱扉:朱红的门扉。
③莎(suō):草名,香附子。
④跋马:驰马。
⑤玉勒:玉制的马衔,也泛指马。
⑥蛾眉:此指美女。
⑦绣户:指女子的闺房。
⑧前度刘郎:化用刘禹锡诗和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遇仙女事,这里是作者自指。
⑨武陵溪: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也暗指刘晨、阮肇事。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卢晋主编,宋词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6.07,第282页
2、
(清)上疆村民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珍藏版 宋词三百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01,第104页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
细雨弄中秋。雨歇烟霄玉镜流。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收拾风光上小楼。 烂醉拚扶头...
倚空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醒...
雨余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锦瑟繁弦,凤箫...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