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空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倚空绝壁,直下江千尺。
登上蛾眉亭凭栏望远,只见牛渚山峭壁如削、倚天而立,上有飞瀑千尺悬空奔流,泻入滔滔长江。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那眉梢眉尖凝聚不解的愁与恨,到什么时候才能消散?
暮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
波涛汹涌的江水正卷起连天怒潮,浪高风急,酒意初退,耳畔便仿佛响起如怨如诉、不绝如缕的塞外悲笛。
试问谪仙何处?
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
青山外,远烟碧。
那万重青山外,千里烟波的尽头、郁郁葱葱的地方。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越调,仄韵格。各家颇不一致,通常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四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别有平韵格一体。
采石:采石矶,在安徽当涂县西北牛渚山下突出于江中处。峨眉亭建立在绝壁上。《当涂县志》称它的形势:“据牛渚绝壁,大江西来,天门两山(即东西梁山)对立,望之若峨眉然。”
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和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
倚天:一作“倚空”。
两蛾凝黛:把长江两岸东西对峙的梁山比作美人的黛眉。
愁与恨:古代文人往往把美人的蛾眉描绘成为含愁凝恨的样子。
极:穷尽,消失。
塞笛:边笛,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当时采石矶就是边防的军事重镇(1161年虞允文曾大败金兵于此)。闻塞笛,暗示了作者的感触。
谪仙:李白,唐人称为谪仙。他晚年住在当涂,并且死在那里。
青山:在当涂东南,山北麓有李白墓(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
参考资料:
1、
胡云翼 选注 .《宋词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第111页 .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等。以林逋《霜天晓角·冰清霜洁》为正体,双调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主要代表词作有辛弃疾《霜天晓角·旅兴》、范成大《霜天晓角·梅》等。
细雨弄中秋。雨歇烟霄玉镜流。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收拾风光上小楼。 烂醉拚扶头...
倚空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醒...
雨余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锦瑟繁弦,凤箫...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