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水调歌头·追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张元干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水调歌头·追和
宋代-张元干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题记:

此词是辞官南归大约二十年后的某一夏日,重游吴地所作。集中《登垂虹亭》诗有云:“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可证。

    《水调歌头·追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我从前如李白是钓鳌的巨手,而今却如邵平成了隐居种瓜的园丁。
    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
    三伏交秋的时节重来吴县,准能欣赏到太湖美秀丽的秋景。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
    人世风波在耳边摇荡,千古功名在身外飘浮,何时能让我张开神弓射金兵?
    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辜负了大丈夫的雄心壮志,无奈何望着故园生愁发怔。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
    我常梦见受敌人蹂躏的中原,老泪纵横挥洒遍江南的大地。
    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我有陈登志在天下的豪气,不似求田问舍的许汜,我有刘备忧国忘家之心,身在百尺高楼上卧睡。
    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
    头发已稀疏还加上几根银丝,喜听清凉夜的倾盆大雨,在屋顶瓦沟上哗啦鸣脆。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雄心壮志依然在,恨只恨光阴白白地随百川向东流逝。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2.钓鳌(áo)客:谓人有大志。唐代大诗人李白自称“海上钓鳌客”。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五座山,常随海潮上下漂浮,不能固定。上帝于是命十五只巨鳌轮番用头顶住五山使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位巨人,不几步就到了五山。一次就钓起六只巨鳌,并背回其国。后世用以比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3.削迹:屏迹,表示隐居。

    4.种瓜侯:引召平种瓜事。

    5.吴会:今江苏吴县。清赵翼《陔余丛考》:“会,读若贵。西汉会稽郡治本在吴县,时俗郡县连称,或读为都会之会,非。”

      6.三伏:夏季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合称为三伏。俗谚:(第)三伏在秋。五湖:此指太湖。

      7.旄(máo)头:星名,即昴宿,古代当作胡星。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此用旄头指金兵。

      8.孤负:即辜负。

    9.南州:泛指南方。

    10.豪气:豪迈的气概。

    11.百尺卧高楼:引三国陈登斥许汜徒有国士之名,而无救世之志事。

    12.清夜:清静的夜晚。

    13.瓦鸣沟:即瓦沟鸣。急雨在屋顶的瓦沟上哗哗流淌。

    14.壮心:豪壮的志愿,壮志。

    15.付与:拿出;交给。

    16.百川流:壮心随水东流,喻有志未伸。


      图片版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宋代)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

      水调歌头(词牌名)

      水调歌头,词牌名。亦称《花犯念奴》。此调是截取《水调歌》大曲开头一章的创新之作。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张元干相关作品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张元干(宋代)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张元干(宋代)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

      兰陵王·卷珠箔-张元干(宋代)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

      石州慢·寒水依痕-张元干(宋代)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

      水调歌头·追和-张元干(宋代)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