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喜迁莺·晓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刘一止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喜迁莺·晓行
宋代-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喜迁莺·晓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晓光催角。
    晨曦微露,催响了凄凉的号角声。
    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
    仔细聆听,林中栖息的鸟儿尚在安睡,未被惊醒,但邻舍的雄鸡已经先自啼鸣,喔喔报晓。
    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
    连绵相接的村落烟雾朦胧,征马在晨雾中嘶鸣,旅人们早已匆匆上路,此时,尚有一轮残月将余辉洒落在稀疏的树林里。
    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
    我感伤的泪痕处已结上了一层微微的白霜,体内残存的酒力渐渐变得薄弱,难以抵挡清晨刺骨的寒气。
    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可叹我这倦游的客子,再也不愿重新沾染京师的风尘,当年在京城的情景至今让我如惊弓之鸟,心存余悸。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
    追想与妻子分别以来,心头总是思念重重,千头万绪,却又难以寻觅到一只离群的孤鸿将音讯为我传送。
    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
    家中的娇妻独自坐在翠绿色的深深的帘纬中,曲折的画屏里飘逸着暖融融的麝香,她又怎会想到在这岁暮时节,我正在异地他乡飘泊。
    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
    怨月儿圆明,恨花儿开放,因为这只能使我徒增烦恼,我不是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苦楚。
    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我只是想让这种烦恼情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稍稍减少一点,谁知近来这段日子却让我更感到惶恐不安。

    注释

    ⑴喜迁莺:词调名,始见于由唐入蜀的韦庄词,为双片小令,四十七字,又名《鹤冲天》、《万年枝》、《喜迁莺令》、《燕归梁》。北宋蔡挺衍为长调一百零二字。

    ⑵角:号角声。

    ⑶迤逦(yǐ lǐ):形容曲折连绵貌。

    ⑷嘶(sī):马的嘶叫声。

    ⑸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屈原《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注:“丛木曰林,草木交错曰薄。”

    ⑹叹倦客:长期在外疲倦厌烦的客子。

    ⑺悄不禁:犹浑不禁,全未料到。 悄,宋人口语,犹浑、直,简直的意思。

    ⑻风尘京洛: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后人多借此比喻世俗的污垢。京洛,东周、东汉等朝代京都在洛阳,因称京都为“京洛”。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

    ⑼人:指妻子。

    ⑽孤鸿:失群的孤雁。喻捎信人。

    ⑾翠幌(huǎng):绿色帘幕。 幌,布幔,此处泛指帷幔。娇:情爱。

    ⑿曲屏:由若干扇组成、可随意折放的屏风。

    ⒀者情味:这种情味。者,犹“这”。

    ⒁一成:宋时口语,犹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苏轼《洞仙歌·咏柳》:“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图片版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宋代)

      暂无
      刘一止相关作品
      望海潮·垂杨深院-刘一止(宋代)

      垂杨深院,啼莺清昼,东风细绕檐牙。野色乱春,娇云捧日,燕翻蝶舞交加。温诏下天涯...

      喜迁莺·晓行-刘一止(宋代)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