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
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
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这样绝代佳人,人间都少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从前,只在画中见过她,对那绝世的美丽早已倾倒。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与她相伴。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我们互相情意绵绵,无奈人世无常,将我们分开。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我心里哪堪孤独,如今我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悄悄无息,重门紧关,只有秋虫在声声重复忧伤的歌。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无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虽然隔着万水千山,却无法断绝。
拜星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之称。本调始创于宋人周邦彦,又称为《拜星月慢》。有多种格体。如双调,上片十句,押四仄韵,四十七字;下片八句,押六仄韵,五十六字。共一百O四字。
竹槛:竹栏杆。
秋娘:唐宋时对歌妓的一般称呼。
琼枝玉树:比喻人姿容秀美。
水眄(miàn)兰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兰花。眄,顾盼。一作“水盼兰情”。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词人用旧典以昭君喻“秋娘”。春风面,指容貌美丽的。
瑶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伊人住所。
雨润云温:比喻男女情好。
荒寒:既荒凉又寒冷。
怎奈向:怎么办?何,语助词。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131-132页 .
2、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 宋词三百首 . 北京 : 中华书局 , 2009.7 :第136-137页 .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