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过秦楼·大石》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周邦彦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过秦楼·大石
北宋-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过秦楼·大石》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圆圆的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仿佛正在尽情享受着水中的“沐浴”,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街巷里不再有车马的喧嚣。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我和她悠闲地靠在井栏边,她笑着追逐飞舞的萤火虫,拍打着它们,不小心弄坏了轻薄的罗纱扇。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我久久地倚栏沉思,回忆过去的欢聚时光,再看看如今的孤单冷清,更让我愁绪绵绵,不想回房,也难以入睡,就这么一直站到天快亮。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可叹青春年华转瞬即逝,如今你我相隔千里,连音信都稀少,更别提能在梦中相见了!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听说她因相思而日渐憔悴,害怕用玉梳梳理稀疏的鬓发,面容消瘦也不愿照镜子,渐渐懒得追赶时髦去梳妆打扮。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眼下正值梅雨季节,潮湿的风吹过,青苔疯长,满架迎风摇曳的蔷薇,曾经艳红夺目,如今却已凋零残败。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谁能相信我此刻百无聊赖的心情,像才尽的江淹,提不起笔写诗作文,又像伤情的荀倩,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中。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这一切,都是因为对你深深的思念,抬头望向天空,只见银河浩渺,只有几颗稀疏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注释

    〔过秦楼〕词牌名。调见《岳府雅词》,作者李甲。因词中有“曾过秦楼”句,遂取以为名。一〇九字,前一一句五平,后一一句四平后一二四五九句是领字格。据《词谱》考证,周邦彦《片玉词》,后人把他的《选官子》词刻作《过秦楼》,各谱遂名周词《选官子》为仄韵《过秦楼》。但两体不一,不能将《过秦楼》调另分仄体韵。
    〔苏武慢〕又名《选官子》《选冠子》《惜余春慢》《仄韵过秦楼》。
    〔清蟾〕明月。
    〔露井〕没有覆盖的井。
    〔笑扑流萤〕扑捉萤火虫。
    〔画罗轻扇〕用有画饰的丝织品做的扇子。
    〔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凭阑〕凭栏,身倚栏杆。
    〔更箭〕计时的铜壶滴中标有时间刻度的浮尺。
    〔梦沉〕梦灭没而消逝。
    〔琼梳〕饰以美玉的发梳。
    〔金镜〕铜镜。
    〔趁时匀染〕赶时髦而化妆打扮。
    〔梅风〕梅子成熟季节的风。
    〔溽(rù)〕湿润。
    〔虹雨〕初夏时节的雨。
    〔舞红〕指落花。
    〔才减江淹〕相传江淹少时梦人授五色笔而文思大进,而后梦郭璞取其笔,才思竭尽。即后世所称“江郎才尽”。
    〔情伤荀倩〕荀粲,字奉倩。
    〔其妻曹氏亡,荀叹曰〕“佳人难再得!”不哭而神伤,未几亦亡。

      图片版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周邦彦相关作品
      兰陵王·柳-周邦彦(北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周邦彦(北宋)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

      尉迟杯·大石离恨-周邦彦(北宋)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北宋)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

      过秦楼·大石-周邦彦(北宋)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