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周邦彦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浓浓的酒意已经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注释

    关河令:《片玉词》“关河令”下注:“《清真集》不载,时刻‘清商怨’。”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

    时:片时、偶尔的意思,晴:一作“作”,暝:黄昏。

    伫听:久久地站着倾听。伫,久立而等待。寒声:即秋声,指秋天的风声、雨声、虫鸟哀鸣声等。此处是指雁的鸣叫声。

    照壁:古时筑于寺庙、广宅前的墙屏。与正门相对,作遮蔽、装饰之用,多饰有图案、文字。亦谓影壁,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又称照壁、照墙。

    消夜永:度过漫漫长夜。夜永,犹言长夜。

      图片版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周邦彦相关作品
      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周邦彦(北宋)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北宋)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北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琐窗寒·寒食-周邦彦(宋代)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

      应天长·条风布暖-周邦彦(宋代)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