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兰陵王·柳》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周邦彦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兰陵王·柳
北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题记: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客”以来,注家多采其说,认为是一首送别词。其实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华时的心情。此时他已倦游京华,却还留恋着那里的情人,回想和她来往的旧事,恋恋不舍地乘船离去。

    《兰陵王·柳》全文注音拼音版
    兰陵王·柳繁体版(已校对)

    柳陰直。煙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柔條過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淒惻。恨堆積。漸浦縈,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淚暗滴。

      对照翻译

        柳阴直。
        正午时分,柳荫笔直地洒下。
      烟里丝丝弄碧。
      雾气弥漫中,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轻摇曳。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在那古老的隋堤上,曾多少次目睹柳絮纷飞,为匆匆离去的人送行。
      登临望故国。
      每次我都会登上高台,遥望故乡的方向。
      谁识。
      杭州远在重重山水之外。
      京华倦客。
      旅居京城的日子让我感到厌倦,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苦楚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在这通往远方的十里长亭路上,我折下的柳条已数以千计,却总是年复一年地为他人送别。
        闲寻旧踪迹。
        趁着闲暇时光,我来到郊外,本想追寻旧日的足迹,不料又赶上一场为朋友饯行的宴席。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华灯璀璨,我举起酒杯,哀怨的乐声在夜空中回荡。
      梨花榆火催寒食。
      驿站旁的梨花已然盛开,提醒我寒食节即将来临,人们将采集榆柳之薪点燃新火。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我满怀惆怅地看着船如离弦之箭般驶离,船夫的竹篙插入温暖的水面,一下又一下地向前撑去,等到船上的客人回头再望,驿站早已被远远抛在身后,真正离开了这座令人烦忧的京城。
      望人在天北。
      他或许还想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吧,可惜眼前只剩一片朦胧。
        凄恻。
        我独自一人,倍感凄凉。
      恨堆积。
      心中的愁绪堆积得千重万重。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送别的河岸蜿蜒曲折,渡口的小堡静谧无声。
      斜阳冉冉春无极。
      春意渐浓,斜阳挂在半空。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同行,在水榭游玩的场景,月光如水洒在桥头,露珠晶莹剔透,我们一同倾听笛声悠扬,直至曲终人散。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唉,回忆往事,恍如一场大梦,我只能暗自垂泪,任悲伤流淌。

      注释

      〔兰陵王〕词牌名,首见于周邦彦词。一百三十字,分三段。
      〔柳阴直〕长堤之柳,排列整齐,其阴影连缀成直线。
      〔烟〕薄雾。
      〔丝丝弄碧〕细长轻柔的柳条随风飞舞,舞弄其嫩绿的姿色。
      〔弄〕飘拂。
      〔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建,故称。是北宋是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拂水飘绵〕柳枝轻拂水面,柳絮在空中飞扬。
      〔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情状。
      〔故国〕指故乡。
      〔京华倦客〕作者自谓。京华,指京城,作者久客京师,有厌倦之感,故云。
      〔长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人休息,又是送别的地主。
      〔“应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
      〔柔条〕柳枝。
      〔过千尺〕极言折柳之多。
      〔旧踪迹〕指过去登堤饯别的地方。
      〔又〕又逢。
      〔酒趁哀弦〕饮酒时奏着离别的乐曲。
      〔趁〕逐,追随。
      〔哀弦〕哀怨的乐声。
      〔离席〕饯别的宴会。
      〔“梨花”句〕饯别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寒食时节。唐宋时期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故有“榆火”之说。
      〔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
      〔一箭风快〕指正当顺风,船驶如箭。
      〔半篙波暖〕指撑船的竹篙没入水中,时令已近暮春,故曰波暖。
      〔迢递〕遥远。
      〔驿〕驿站。
      〔“望人”句〕因被送者离汴京南去,回望送行人,故曰天北。
      〔望人〕送行人。
      〔凄恻〕悲伤。
      〔渐〕正当。
      〔别浦〕送行的水边。
      〔萦回〕水波回旋。
      〔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
      〔津堠〕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守望所。
      〔津〕渡口。
      〔堠〕哨所。
      〔岑寂〕冷清寂寞。
      〔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
      〔春无极〕春色一望无边。
      〔念〕想到。
      〔月榭〕月光下的亭榭。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露桥〕布满露珠的桥梁。

        图片版
        兰陵王·柳

        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周邦彦相关作品
        兰陵王·柳-周邦彦(北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周邦彦(北宋)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

        尉迟杯·大石离恨-周邦彦(北宋)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北宋)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

        过秦楼·大石-周邦彦(北宋)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