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题记: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燎沉香,消溽暑。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故乡遥,何日去。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燎:烧。音,[liáo]
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 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参考资料:
1、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4-96
原始诗句: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仄。 注:举『六语上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通仄平平通仄仄、仄仄平平,通通平通仄。
原始诗句: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古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平仄。仄仄平平通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浦『七麌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通通平仄。仄仄平平通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重复字体: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