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题记: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燎沉香,消溽暑。
细细焚烧沉香,用来驱散夏天闷热湿润的暑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鸟儿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呼唤晴天(古人认为鸟鸣可以预示天气),清晨时我悄悄倾听它们在屋檐下的“交谈”。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初升的阳光洒在荷叶上,蒸发了昨夜残留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显得格外清新圆润,荷叶迎着晨风舒展,每一片都精神抖擞地挺立在水面上。
故乡遥,何日去。
(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去呢?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的家本在吴越之地,却长久漂泊客居在长安。
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的时候,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们是否也会想起我?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回到了曾经熟悉的荷塘(这里指杭州西湖)。
〔燎〕烧。
〔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原始诗句: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仄。 注:举『六语上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通仄平平通仄仄、仄仄平平,通通平通仄。
原始诗句: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古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平仄。仄仄平平通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浦『七麌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通通平仄。仄仄平平通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重复字体: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