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秦观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
宋代-秦观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
  

题记:

宋洪迈《夷坚志》巳集记有这么一件故事:“长沙义妓者,不知其姓氏,善讴,尤喜秦少游乐府,得一篇,辄手笔口哦不置。久之,少游坐钩党南迁,道经长沙,访潭土风俗、妓籍中可与言者。或举妓,遂往访······媪出设位,坐少游于堂。妓冠帔立堂下,北面拜。少游起且避,媪掖之坐以受拜。已,乃张筵饮,虚左席,示不敢抗。母子左右侍。觞酒一行,率歌少游词一阕以侑之。饮卒甚欢,比夜乃罢。”此词所写时间、景物、情境,都与此事颇为相符。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秦观受党祸南迁,贬谪长沙,长沙义妓热情地为他设酒洗尘,并弹筝佐饮。秦观政治上屡遭挫折,加之徙途坎坷,遇上这么一位古道热肠、早已倾慕自己的义妓,自然会有相见恨晚、酒逢知己之感。于是,他饱含深情,创作了这首词,记下这次不寻常的相会。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严秋时节,院里的芙蓉树已开始凋零了,院落里的花草上也匀匀地洒上了一层白霜。
    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华美的楼阁上,我们靠近而坐,主人频频斟酒,不让杯子留空,外面秋风呼呼,吹得绣帘吱吱作响,可满屋子仍然散发着香味。
      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
      她用纤长的手指,慢慢弹着饰有白银的古筝,弹累了,手冷了,就在手炉上稍稍取暖休息。
    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
    尽管已到了秋风呼啸的季节,万物都已凋零了,可她的脸上似乎还留着春天的颜色,红艳艳的,其实那是酒后的红晕!
      
        

    注释

    ⑴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令》《玉楼春》,双调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⑵秋容:秋光,秋色。芙蓉:此指木芙蓉,秋季开花,湖南一带多栽培。

    ⑶匀:均匀。

    ⑷西楼:女子居所,这里指作者与义妓宴会饮酒的地方。促坐:迫近而坐。酒杯深:指饮酒很多。

    ⑸玉纤:女子手指的美称,拟其细腻白皙。慵(yōng):懒。银筝雁:古筝上的弦柱,斜列如雁阵,并以银为饰,故称。

    ⑹红袖:代指女子的手。金鸭:指金鸭形的取暖手炉,因体积较小,可笼在袖中。

    ⑺岁华:岁月,年华。西风:秋风。

    ⑻春红:此指因酒醉而绯红的双颊。春,唐宋时常指酒。红,酒后脸上的红晕。


      图片版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

      秦观(北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

      秦观相关作品
      纳凉-秦观(北宋)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北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

      满庭芳·碧水惊秋-秦观(北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

      望海潮·洛阳怀古(梅英疏淡)-秦观(北宋)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

      八六子·倚危亭-秦观(宋代)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