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题记:
此词为一首怀人之作,写于元丰三年(1080),适时秦观三十二岁,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然孔子曰:“三十而立。”在这种处境下,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
倚危亭。
我独自靠在危亭子上。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那怨情就像春草,刚刚被清理,不知不觉又已长出来。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水边与那位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伤感不已。
无端天与娉婷。
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让我深深投入无力自拔,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水远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你那悦耳的琴声,如今已到了暮春时令,片片残红在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雾气一片迷迷蒙蒙。
正销凝。
我的愁思正浓。
黄鹂又啼数声。
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一声一声。
①八六子:杜牧始创此调,又名《感黄鹂》。
②恨如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
③刬(chǎn):同“铲”。
④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⑤袂(mèi)红:红袖,指女子,情人。
⑥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⑦“春风”句: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⑧怎奈向:即怎奈、如何。宋人方言,“向”字为语尾助词。
⑨销凝:消魂凝恨。
⑩黄鹂:又名黄莺。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 等 .《宋词名篇赏析》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7 :258-260页 .
原始诗句: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通平,仄平仄平。 注:惊『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通平,通平仄平。
原始诗句: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平。通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注:声『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通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平。通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重复字体: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