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的原文打印版(苏轼)
原文/译文
文字版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宋代-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
山头回首望三吴。
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
时平不用鲁连书。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全文注音拼音版
    注释


    ⑴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又有《小庭花》等二十余种异名。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⑵梅庭老:作者友人,生平不详,学官,州学教授。从词里可知他是三吴地区(“三吴”,众说不一,大概指今浙东、苏南一带)人。
    ⑶上党:一作“潞州”,位于现在的山西长治,北宋时与辽国接近,地属偏远。
    ⑷学官:官职名,负责地方文教,职位不显。
    ⑸裾:衣的前襟。
    ⑹三吴:古地区名,说法不一,大致指今江苏、浙江的苏州、吴兴、绍兴一带。
    ⑺弹铗为无鱼:战国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嫌生活清苦,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铗,指剑把或剑。
    ⑻脊:脊梁。上党其地甚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云“天下脊”。
    ⑼先生:指梅庭老。
    ⑽鲁连书:《史记·鲁仲连列传》:齐军攻打聊城一年多不能下,鲁仲连写书信给守城燕将,燕将见书哭泣三日,犹豫不决而自杀。这句话:如今天下太平用不上鲁仲连这类书信。意劝梅庭老安心去作学官,不要想去立什么奇功。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2637                      

      图片版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苏轼相关作品
      洞庭春色赋-苏轼(北宋)

        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苏轼(北宋)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苏轼(北宋)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

      浣溪沙·端午-苏轼(北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

      六幺令·天中节-苏轼(北宋)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