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的原文打印版(苏轼)
原文/译文
文字版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宋代-苏轼

携手江村。
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全文注音拼音版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三种。
    ⑵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县。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⑶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⑷何限:犹“无限”。
    ⑸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⑹故人:指陈述古。
    ⑺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⑻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⑼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⑽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⑾绣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⑿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野曾和寇准同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此处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
    ⒀湖:指杭州西湖。
    ⒁陇:小山丘,田埂。
    参考资料:
           1、        谭新红.苏轼词全集:湖北辞书出版社,2011:19-20                          2、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166-169                          3、        刘石 等.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202-204                      

      图片版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苏轼相关作品
      洞庭春色赋-苏轼(北宋)

        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苏轼(北宋)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苏轼(北宋)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

      浣溪沙·端午-苏轼(北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

      六幺令·天中节-苏轼(北宋)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