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题记: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版)。卜算子,词牌名。定
慧院,一作“定惠院”,在
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
一家人寓居定慧院中。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指深夜。漏,指漏
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深
夜壶水渐少,很难听到滴
漏声音了,所以说“漏断”。
〔幽人〕幽居之人。
〔省(xǐng)〕知晓。
〔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
成的小块陆地。
原始诗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古韵平仄:仄仄仄通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注:影『二十三梗上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通?平平仄。
原始诗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古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仄仄平平仄。 注:冷『二十三梗上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重复字体: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