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望江南·暮春(春已老)》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苏轼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望江南·暮春(春已老)
宋代-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望江南·暮春(春已老)》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
    酣咏乐升平。
    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
    春色属芜菁。
    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宋人多用双调。
    〔“春已老”二句〕《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夹衣。成,穿得住。
    〔“曲水”句〕写曲水流觞的活动。古代风俗,阴历三月上巳日,就水滨宴饮,以祓除不祥。后人多引水弯曲成渠,置酒杯子水面,任其流动,同游者依次取饮。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
    〔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
    〔纻(zhù)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
    〔酣(hān)咏〕畅快地饮酒吟诗。
    〔升平〕太平。
    〔百舌〕鸟名。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
    〔柘(zhè)林〕灌木林。
    〔鹁鸪(bógū)〕鸟名。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
    〔芜菁(wújīng)〕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

      图片版
      望江南·暮春(春已老)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苏轼相关作品
      赤壁赋-苏轼(北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苏轼(北宋)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北宋)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