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苏轼)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北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题记: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时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已经三年,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产生了随遇而安的思想。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从词中写翠竹丛生、鸣蝉四起、红蕖照水、雨后天凉等来分析,可知它是写于元丰六年夏末秋初之际。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林断山明竹隐墙。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乱蝉衰草小池塘。
    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村舍外,古城旁。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
    ⑵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⑶翻空:飞翔在空中。
    ⑷红蕖(qú):荷花。
    ⑸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⑹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⑺殷勤:劳驾,有劳。
    ⑻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57 .                      

      平仄


      原始诗句: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香『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古韵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通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凉『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通平平仄平通仄,仄平平平通仄通。

      重复字体: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照水红蕖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图片版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鹧鸪天(词牌名)

        鹧鸪天,词牌名。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苏轼相关作品
        洞庭春色赋-苏轼(北宋)

          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苏轼(北宋)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我非个中人,何以默识子。 ...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苏轼(北宋)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

        浣溪沙·端午-苏轼(北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

        六幺令·天中节-苏轼(北宋)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