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题记:
这是一首追和之词,所和者为欧阳修咏颍州西湖的《木兰花令》词。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时苏轼知颍州。苏轼和欧阳修师生情深,来到颍州游览西湖之时,想起往日欧公所吟西湖之词,遂步其韵和作此首词。
霜余已失长淮阔。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
空听潺潺清颍咽。
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草头秋露流珠滑。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
三五盈盈还二八。
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1、次……韵:依次用所和诗的韵作诗,也称为步韵。
2、欧公:指欧阳修。
3、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4、长淮:淮河。刘长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5、清颍: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苏辙《鲜于子骏谏议哀辞》:“登嵩高兮扪天,涉清颖兮波澜。”
6、咽:读“yè”。
7、佳人:颍州地区的歌女。
8、醉翁词:指欧阳修在颖州做太守时,所写的歌咏颖州西湖的一些词。
9、四十三年: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词,到苏东坡次韵作此篇时正好四十三年。
10、电抹:如一抹闪电,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吴潜《满江红》:“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11、三五:十五日。李益《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12、盈盈:美好的样子。
13、二八:十六日。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参考资料:
1、
王秋生 .《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 .合肥 :黄山书社 ,2004 :496 .
2、
曾凡礼 .《苏东坡词选释》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1 :73 .
3、
梁洪俊 .《八年级现代文与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详讲精练》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 :115 .
4、
沙灵娜 .《宋词三百首全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 :125-126 .
原始诗句: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通平仄。通通平平平仄通。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注:抹『七曷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通平仄。通平平平平仄通。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通。
原始诗句: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注:月『六月入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通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重复字体: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木兰花令,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太和正音谱》注“高平调”。按《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木兰花》则韦词、毛词、魏词共三体,从无与《玉楼春》同者。自《尊前集》误刻以后,宋词相沿,律多混填。柳永《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小令。全词共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