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题记: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7年),晏几道故地重游,恰逢他的好友王肱去世,见物是人非,柳絮飘扬,惆怅感伤油然顿生便作此词。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街南的绿树浓荫茂密,春天时柳絮纷飞,柳絮像雪花一样飘满了游春的小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树顶上点缀着艳丽的花朵,仿佛娇柔的云彩,树荫下是居民家朱红色的大门。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我懒洋洋地登上北楼,卷起那疏朗的珠帘,一眼就望见了城南那些掩映着美人居所的树木。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倚着栏杆待了很久,还是不愿离去,已经经历了好几场黄昏时的细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记得暮春时节,她曾骑着马在青苔上徘徊,也曾停马靠在绿荫深处休憩。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如今落花依旧,但华丽的屏风却空空地关闭着,谁知道那位如桃花般美丽的佳人如今身在何处?
〔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
〔饶〕充满,多。
〔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闲〕高大的样子。
〔疏帘〕也作“踩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张耒《夏日》有“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慵去〕懒得离去。
〔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原始诗句:街南绿树春饶絮。
古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注:絮『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雪满游春路。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 注:路『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注:户『七麌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原始诗句: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通,仄仄平?仄。 注:树『七麌上声』 注:树『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阑干倚尽犹慵去。
古韵平仄:平通仄仄平平仄。 注:去『六语上声』 注:去『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通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几度黄昏雨。
古韵平仄:通仄平平仄。 注:雨『六语上声』 注:雨『七麌上声』 注:雨『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通通平平仄。
原始诗句: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平?仄。 注:驻『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通仄,平仄平平仄。 注:处『六语上声』 注:处『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通通仄,平仄平平仄。
重复字体:
街南绿树春饶絮。
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