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题记: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伤别的恋情之作,写别后的凄凉情景。此词没有事件的具体描述,通过一组意象反复诉说离愁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上阕写醉梦醒来,感慨人生如梦如云,醉别西楼,醒后已不记得当时的情景,即使什么都忘了,可醒后有一点清醒的:人生聚散,像春梦,像秋云,容易消失;下阕写聚时的酒痕诗文,现在睹物生情,无不感到哀伤,最后两句写燃烧的红烛也好像悄悄替人流泪。全词意象清幽,缠绵凄婉,迷茫的意态和伤感的氛围平添了含蓄酸楚的氛围,颇有情调。
醉别西楼醒不记。
醉着的时候告别了西楼,醒来后却什么都不记得了。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人生就像春梦秋云一样,聚散总是太匆匆。
斜月半窗还少睡。
半扇窗户透进微弱的月光,我依旧没有一丝睡意。
画屏闲展吴山翠。
彩绘的屏风上空展现着吴山的碧绿景色。
衣上酒痕诗里字。
衣服上还留着宴会上的酒渍,那是聚会时写下的诗句。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点点滴滴,总能勾起心中的凄凉情绪。
红烛自怜无好计。
红烛似乎也在为自己无法摆脱悲伤而自怜。
夜寒空替人垂泪。
寒夜里,它徒劳地替人落下了伤心的泪水。
〔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云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红烛”二句〕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将蜡烛拟人化。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