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千秋岁引·秋景》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王安石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千秋岁引·秋景
北宋-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题记:

此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的情调来看,很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

《千秋岁引·秋景》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轻倩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突出了金陵秋色,以燕来雁去,风满月楼,古城寥廓,思绪万千,引出下阕。下阕表达两层意思,即以身在官场为引子,抒发个人情怀。此词意致清迥,言近旨远而空灵婉丽。

    《千秋岁引·秋景》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传入旅舍的捣衣声,与孤城城头的画角声相互应和,一片秋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归去的燕子向东飞向大海,南来的大雁从空中落下,栖息在沙滩上。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这里有楚王携宋玉游兰台时感受到的惬意凉风,也有庾亮与殷浩辈在南楼吟咏戏谑时的美好月色,清风明月的景象,依旧如当年一样。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束缚,又被难以割舍的情感耽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可惜那些风流韵事都被抛在了一边。
    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当初空许下功成身退后要去求仙访道、潇洒度日的诺言,到如今反而耽误了与佳人的秦楼之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当睡梦醒来、酒醉清醒之后,我细细思量着这一切。

    注释


    〔千秋岁引〕词牌名,为《千秋岁》变格。八十二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别馆〕客馆。
    〔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
    〔寥廓〕空阔,此处指天空。
    〔楚台风〕楚襄王兰台上的风。
    〔宋玉《风赋》“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至,王乃披襟以当之曰〕‘快哉此风!’”
    〔庾楼月〕庾亮南楼上的月。
    〔《世说新语》“晋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乘夜月共上南楼,据胡床咏谑。”
    〔他情〕暗指皇上的恩情。
    〔担阁〕延误。
    〔漫〕徒然,白白地。
    〔华表语〕指向皇上进谏的奏章。华表,又名诽谤木,立于殿堂前。
    〔秦楼约〕指与恋人的约会。秦楼,代指女子居住处。
    〔梦阑〕梦醒。阑,残,尽。

      图片版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

      王安石相关作品
      千秋岁引·秋景-王安石(北宋)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

      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北宋)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北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北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北宋)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