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题记: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这首词可能作于当时。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词大约作于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时间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登上高楼,倚着栏杆远眺,金陵的景色正值晚秋,天气刚刚开始显得萧索肃穆。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巍峨挺拔,宛如一簇簇箭头。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江上的小船扬起风帆,飞快地驶向夕阳下,岸边迎着西风飘动的是斜挑着的酒旗,随风摇曳。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五彩斑斓的画舫在云烟中若隐若现,江心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般清丽的景致,就算是用最美的画卷也难以完全展现。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回想从前,奢华享乐的生活无止境地相互攀比,令人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剧接连上演。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千古以来,人们凭栏遥望,眼前的景色总是如此,可千万别再为历史上的成败得失感慨叹息了。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的风云变幻早已随着流水消逝,只剩下郊外的寒烟和枯萎的野草依旧凝聚着一抹苍凉的绿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直到如今,那些卖唱的歌女,仍然不懂亡国的悲恨,还时常吟唱《后庭》遗曲。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七(《王安石全集》
第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桂枝香〕词
牌名。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放眼远眺。
〔故国〕故都。这里指金陵。
〔肃〕肃爽,天高气爽。
〔簇〕箭头,形容山峰林立。
〔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图画难以完备(地展现)。
〔繁华竞逐〕即竞逐繁华,争相追逐奢侈豪华生活。
〔门外楼头〕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
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
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隋文帝开皇十年(590),隋
军大将韩擒虎率兵从朱雀门攻入金陵,俘获了陈后
主及其宠妃张丽华等人。门,指朱雀门。楼,指结
绮阁,是陈后主特意为张丽华建造的。
〔悲恨相续〕指各个王朝接连覆亡。
〔凭高〕登临高处。
〔谩嗟荣辱〕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谩,同
“漫”,徒然。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语出唐杜牧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
亡国之音。
原始诗句: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通仄。 注:足『七遇去声』 注:足『二沃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通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通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通平。
原始诗句: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通仄仄,通平仄平平,平仄通仄。平仄通平仄仄,通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通仄。 注:曲『一屋入声』 注:曲『二沃入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通仄。平仄平平仄仄,通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通通。
重复字体: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