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题记:
此词为闺中人代言,述写相思之情,创作时间未详。实际上,此词写思妇闺怨,用的的确是“妇人语”。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绿色的杨柳和芬芳的草地,在长亭的路上,年轻人轻易地抛弃别人离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在楼阁上,五更钟声惊醒了残梦,在花下,离别的愁绪像三月的雨一样绵绵不绝。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无情的人不像多情的人那样痛苦,一寸的相思化成千万缕愁绪。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天涯海角也有尽头的时候,只有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
〔在《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里,词牌名木兰花,此处以《宋词》上海辞书出版社为准,词牌名为玉楼春。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
〔长亭路〕送别的路。
〔长亭〕古代驿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年少抛人〕人被年少所抛弃,言人由年少变为年老。
〔残梦〕未做完的梦。
〔五更钟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时候。
〔一寸〕指愁肠。
〔还〕已经。
〔千万缕〕千丝万缕。比喻离恨无穷。
原始诗句: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通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通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注:雨『六语上声』 注:雨『七麌上声』 注:雨『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通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通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古韵平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通平仄仄。 注:处『六语上声』 注:处『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通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通仄通平平仄仄。
重复字体: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