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
斜阳只送平波远。
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⑵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⑶长亭:旅途中的驿站,为送别之地。
⑷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⑸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⑹两句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
⑺寻思:不断思索。两句是说从连接到天边的水波,引出无边无际的离愁,而有“思绕天涯”的感觉。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唐宋词选注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2 :136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26-227 .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85 .
原始诗句: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平仄仄平平仄。 注:转『十六铣上声』 注:转『十七霰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通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通仄。 注:遍『十七霰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重复字体: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